资讯内容 Content
[CCIF2011]效率先行 规范发展—— 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再迎春天
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《国际循环》:近年来,介入心脏病学在我国取得了极大发展,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进入介入领域,您如何看待基层医院开展介入治疗?基层医院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个工作?我国的国情是老百姓还不富裕,介入治疗对一般百姓来说还是比较贵,如何降低治疗费用以使更多的老百姓享受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成果?
霍勇教授:这2个问题实际上是1个问题。也就是说如何提高介入治疗的效率,效率大家都知道,有分子有分母,分子是什么?分子是如何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,使得患者效果更好,降低死亡率病例;它的分母是花钱,钱花的越少,当然效率就越高。
我先谈谈分子,这个分子上如果说提高效率的话,那首先是使这个介入治疗的效果要更好,那到目前为止,众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告诉我们,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它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急和重的问题,不急不重的患者不一定要做介入治疗,那具体讲到,尤其是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,这些患者做介入治疗得益最大,降低死亡率最明显,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应当强调介入治疗最主要的是要在那些重患者、那些心肌梗死的患者,而不是用在那些轻患者,而不是用在那些吃点儿药就能好的患者,所以这样才能更大提高它的效率。
从分母上来说,少花钱那就提高效率。少花钱首先要使这些器械便宜,我相信随着国产器械的越来越多,使用越来越普遍,肯定能起到这个效果。同时随着国家的政策,介入器械要降价的这个趋势,使得老百姓更多的能够受益,普惠于老百姓。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,和医生也有关系,就是说尽可能的要少用介入器械,能用1个支架的最好不要用2个支架,能用2个支架的最好不要用3个支架,这些就是说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间能够减少费用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,这要靠医生。所以说从社会层面上,从行政管理层面上,包括从医生层面上,减少分母,减少花费,这样患者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疗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刚才讲到了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,特别强调的是重症、急症,这显然必需要基层医院参与。
所有重症、急症都在大医院进行治疗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并不需要一个中心能做几千例PCI、甚至1万例PCI,我觉得倒不一定需要,或者不一定特别需要。中国需要的是更多的基层医院能够做最急的、最重的,没准这些患者是得益最大的。所以说我们希望介入技术也应当得到更多的普及。现在我觉得从政策层面上或者从专业层面上都应该配合这种普及,使这项技术真正普惠于老百姓,而不是仅仅把这个技术垄断在一些大医院,只有一些大医院能做,而且仅仅满足于大医院或者大腕们才能做这些高难度的、高精尖的技术。我到觉得这不是方向,我们的方向应当是用最简单的、最有效的来治疗那些最重、最急的患者。所以说这种任务显然不是像北大医院、阜外医院、安贞医院等这些医院能完成的,显然是需要我们很多基层医院的参与,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,也是国家要投入的重点,也是我们介入论坛会议这个平台上要做的重要的事情。
上一页 [1] [2] [3] 下一页